快速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师资队伍 > 兼职教师

行业专家

2023-06-02 09:14

黄咏梅,化学研究员(正高,教授),特级教师,重庆渝中名师;全国名师联盟常务理事,中国化学会重庆市化学化工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渝中教育学会理事;重庆市中小学教师考核专家库成员,重庆市高层次人才高级研修成员,重庆市未来教育家、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推荐对象;多所高校本科、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主讲专家;特级教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导师、领衔人),重庆渝中教育科研指导专家,合川区第一批教师教育培训专家库成员。

黄清东,男,36岁,贵州兴义人。在四川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期间,主要从事基因转染载体的设计合成及基因转染性能研究,发表高影响因子SCI论文8篇,申请专利2项,2011年博士毕业后作为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和科伦药业联合培养的博士后进入四川科伦药物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4年,期间作为总负责人负责了卡巴他赛、拉帕替尼、他氟前列素和L-苹果酸等3类新药的研究开发及申报,目前3个项目已获得临床批件,1个项目已经获得生产批件,由于此杰出的研发成绩于2013年和2014年分别入选成都市高层次人才“成都市人才计划”创新类和“新都人才计划”,获得100万元的政府奖励,同年被评为“成都市特聘专家”,入选成都市专家库。

王志刚,男,汉族,1964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成都科技大学化学工程系化工机械专业学习。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高级会员、重庆市环境技术评估资深专家、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会员。1994.01-至今,在重庆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从事环保工程的设计、研究、技术咨询服务、技术管理、工程管理。擅长食品加工废水、机加含油废水、电镀废水、制药废水、中水回用等多种废水处理设计、施工、调试运行工作,有丰富的工程经验。可承担废水处理的工艺、工程设计、环保设备的设计、研制工作的人员培养。

林辉荣,1996年7月进入四川省天然气化工研究院,1996年7月-2008年4月历任车间主任、新产品研究所副所长、生产部部长正兴产业园副经理职务。2009年3月-2010年12月加入四川利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一职,同时兼任四川天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11年1月-2014年6月任四川省天然气化工研究院院长。2014年6月至今,任新中天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兼任国家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主持承担的《24000吨/年氢氰酸尾气治理与利用产业化技术研究》项目,为企业每年节约燃料费用1500万元,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参与的国家科技部“863”项目《草甘膦废水低排放及母液回收利用技术开发》,承担的子课题“亚氨基二乙腈废水低排放及废渣资源化利用”项目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

黄爱军,先后担任徐州煤矿采掘机械厂担任助理工程师,主要参与设计LLL -150型垃圾焚烧炉并获国家专利;北京当代吃垃圾工程有限公司担任技术主管,负责北京昌平垃圾处理厂、长春一汽垃圾焚烧处理厂的工艺设计、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在北京钠锘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担任技术部经理,全面负责技术部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北京昌平垃圾处理厂二期工程等项目建设;北京钠锘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担任副总工程师兼技术部经理,组织开发“组合炉排焚烧发电系统”获国家专利及入选国家星火计划;组织实施福建石狮垃圾焚烧成套设备工程等多个项目;2005年4月至今,新中天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总工程师,负责集团公司危险废物焚烧工程项目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工程应用;负责相关技术研发。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担任固体废物委员会副主任,十余项国家专利、5项部级科技成果、国家星火计划第一负责人。多个部级成果奖获得者、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固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技奖、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国家环保总局专家。

兰觉明,男,硕士,重庆文理学院教授,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市教师教育学会副会长,重庆市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和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重庆市化学化工学会化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国培”专家库成员,重庆市区级教师教育学院建设专家评估组成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特聘教授等。主要研究领域:“教育评价”、“教育科研方法”及“中小学教师培训”等。先后就读于重庆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还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美国西北理工大学参加过短期学习。在教学方面,长期承重庆文理学院的“化学教学论”、“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教育测量与评价”等理论课程教学,教学效果得到教师、学生的高度评价。还作为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为研究生上课,指导研究生学术论文等。还被西南大学和重庆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聘请为“学位论文评阅专家”。在科研方面,主持和参与了十多项省级课题研究;还参与了两项国家级课题研究。先后在《中国教育学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六十多篇;撰写有教育专著。论文被国研网转载4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一项课题成果被省级教育主管部门采用;参与的一项课题成果成为教育部“国培计划”——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的实施指南,还有课题和成果获得省部级、厅局级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翟崇治,正高级, 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环境质量监测和科研工作。先后在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和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工作。主持和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6部。获国家环境保护科技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组建了重庆市地表水自动监测网络,为该领域的发展奠定根基。拟承担工业废水污染智能控制及资源化方向研究生的培养,包括学术讲座、指导学位论文等。

王建平,正高级,全国优秀监测站长、监测专家,主要从事水质监测与环境规划研究。先后在四川宜宾环境监测站和四川省中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主持和参研科研项目10项。编写的《四川省宜宾市十五环境质量报告书》获全国环保系统优秀环境质量报告书二等奖,《四川宜宾市十五环境质量评价改善对策》获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拟承担工业废水污染智能控制及资源化方向研究生的培养,包括参与制定培养方案、指导工程实践等。

杜  俊, 副高级,重庆市环境评估专家,主要从事工业废水与小城镇市政污水处理技术开发工作。工作以来先后主持省部级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在废水处理工艺及工程设计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参与创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投、建、管、运”一体化运营的“重庆环投模式”。拟承担工业废水污染智能控制及资源化方向研究生的培养,包括学术讲座、工业废水处理设计、学位论文指导等。

罗  彬, 正高级,国家环境监测专家,四川省环境保护学会对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环境监测技术开发。先后在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和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工作。主持完成国家水专项、环保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研究经费超过1700万元。主编出版专著3部,参编7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荣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拟承担流域水土环境修复方向研究生的培养,包括科研项目指导、工程实践环节指导等。

敖良根,正高级,重庆海绵城市建设专家,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排水),主要从事城市环境工程规划与设计工作。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重庆市优秀设计、咨询奖10余项;主持、参编技术规范、标准、图集、专著等20余部。成果“山地城市径流污染低影响开发控制与治理技术”在粱滩河等重要次级河流水体修复中应用。拟承担流域水土环境修复方向研究生的培养,包括科研项目指导、工程实践环节指导等。

张艳军,正高级,重庆环境科学学会规划委员会委员,注册环评工程师,主要从事生态环境空间大数据、自然生态遥感等工作。主研国家重大专项10余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编制《环境专题空间数据加工处理技术规范》形成行业标准1项。主持实施重庆市生态环境空间大数据等业务系统建设,获批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拟承担流域水土环境修复方向研究生的培养,包括科研项目指导、工程实践指导等。

曹  琳,副高级,重庆环境评估专家,注册咨询工程师、注册环评工程师,博士毕业后在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从事水污染控制与防治、流域水生态修复工作。先后主持和参研国家科技部、教育部等省部级重大项目近10项,发表论文10余篇,授权国家专利9项。成果“基于EBS微生物颗粒的流域水污染多相耦合治理技术”被应用于嘉陵江6条支流治理工程。拟承担流域水土环境修复方向研究生的培养,包括授课、学术讲座、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指导等。

杜安珂,正高级,重庆材料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废弃塑料利用方面的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工作。在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先后主持和参研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2项,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16篇,授权国家专利16项,参编学术专著2部,参编地方标准1项。成果“餐厨垃圾收运处理与资源化成套关键技术”已在重庆市实现产业化。拟承担环境功能材料开发方向研究生的培养,包括学术讲座、工程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指导等。

邱康云,副高级,主要从事化工生产管理,危废处置等工作。曾在重庆兰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物资处置,环保治理、土地修复等工作;现就职于重庆中明港桥环保有限责任公司。主持的氢氰酸酸喷淋系统及合成气冷却项目改造使氢氰酸的利用率提高了2-3%。拟承担环境功能材料开发方向研究生的培养,培养任务包括参与制定培养方案、污染物检测、分析、指导工程实践和学位论文等。

曹  斌,亚太 Eagle Award,One Team Award 获得者,多次获陶氏金、银、铜克拉奖,主要从事聚乳酸材料改性、高分子共聚物合成与应用等技术开发工作。在陶氏化学(中国)有限公司先后主持工程技术类项目10项,其中8项已商业化。主导将中国电力灌封材料往俄罗斯和马来西亚的输出,以及欧洲和北美的复合材料技术升级等。发表论文22篇,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10项。拟承担环境功能材料开发方向研究生的培养,包括参与制定培养方案、课题指导、实践训练等。

 


k8凯发国际备用网址登录-凯发k8官方网娱乐官方☞首頁请进